文/境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晚上十点光顾了位于SOHO现代城的黄太吉。(我以一只公关狗的身份郑重声明,这不是一篇黄太吉的软文或是公关稿。)话说上一次来黄太吉大概是一年以前了,依然是SOHO店,也是那次“超预期”的消费体验,让我决定这辈子都TM抵制黄太吉。但是一不小心,我犯规了。原因很简单:在KFC和吉野家中间徘徊的我,突然想吃煎饼果子了。
收银人员一如既往的不专业,但奇怪的是这次就餐过后,我决定继续光顾这里,并且要在朋友圈发个声明:这里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SHIT。当然,这次360度的观念改变是要归功于黄太吉不断改良的煎饼果子工艺,以及选材考究的豆腐脑原材料。打断一下,刚才那句话纯属放屁,因为黄太吉的口味完全没有征服我的可能性。扯淡到底结束,一边吃一边看那张成名的桌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既然如此,不妨让我思考一下,我究竟为何改变了对这里的态度?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把尺,名为经济效益。虽然有人曾说过,经济学思维是资本主义遗留产物,压根就是一台没有感情的计算器,令人作呕,但是不可否认,几乎每个生活场景都与这把尺有关:求职,要看薪水和发展前景,而前景依然可以换算成薪水;相亲,要看对方经济实力、长相、内涵,颜值等于价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内涵呢,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变现能力,你懂的。
扯远了,接着说吃煎饼的话题,我之所以在第一次“享用”过黄太吉后深恶痛绝的抵制它就跟经济效益这把尺有关。这就要从当天的就餐过程说起了:那时这家黄太吉刚开业不久,我和友人作为互联网从业者都抱着尝鲜的目的而来,还没进店已经被人头涌动的场景震撼住了,好家伙,这创始人号称N亿个煎饼还真不像吹NB。经过大约20分钟的排队,我和友人勉强在一个角落坐下,还没吃几口,周围已经有人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那眼神就是再说,吃完赶紧滚蛋,我TM要坐这!看着桌子上“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几个大字,我和心中几万只草泥马一起永远记住了这里,并且在朋友圈给出了,难吃还贵的四字评价。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说经济学思维决定着一切生活场景?拿黄太吉来说,第一次就餐后我是拒绝的,原因就在于我认为这里很坑,30多块钱吃煎饼喝豆腐脑几乎不符合逻辑!也许你要问了,那你第二次还TM去?他们家又没降价,你扯毛线经济学思维?
接下来就是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了:场景化营销是经济学思维的衍生物,而场景化营销也将决定企业的未来。让我们来重新理一下思路,当我第一次进入黄太吉后,周围嘈杂的环境+蜷缩在角落的就餐体验+味道很一般的煎饼让我完全体会不到我处在一个有逼格的互联网就餐场景里,我脑海里会直接把这里和XX小吃之类的饭馆横向比较。什么?你说边吃边思考人生?!呵呵,站在旁边的姐姐又投来充满怨念的眼神了。
第二次就餐时,店里只有零星两桌人,音响里时不时传来几首别有风味的中国风情老歌,最主要的是,原先密集的桌椅变成类星巴克式的开放式摆放,同样30元,这里让我产生了身处那个网上标榜着吃煎饼思考人生的真正黄太吉里,事实上,我真的开始产生了共鸣:边吃边思考的场景达成。区分于KFC、星巴克,在这个别有意味的中式环境下花30元,我脑海里的经济效益标尺不会判定为失准,也就不会在意煎饼果子的味道是否有所改观,因为这个场景满足了我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价值等于产品+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也就是古语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对品牌的认可与否,取决于经济效益标尺,也就是重新定义后的价值观。
在这个一说互联网思维就要怕人黑的时代里,以用户为核心,突然成为了一个新思路。锁定目标人群,征服小众成为无数企业的座右铭。但是因为这次黄太吉之行,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年以来我并没有因为工作或是阅读产生颠覆性的三观改变,首日也没有显著提高,为什么我会从一个黄黑变成一个黄吹呢?很简单,黄太吉锁定了我的一个消费场景,当然,它是完全被动的。我想说的其实是,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具,在频繁切换面具的过程中,连面具主人都无法准确为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下定义,更何况企业。想锁定目标用户谈何容易?勉强为一堆粉丝寻找几个共同点贴上标签无非是自欺欺人,不如去定义一个可行的消费场景,定义自己永远别定义别人要容易。我家门口脏乱差一体的小店里,时不时会迎来几个开卡宴的客人,而我作为传统工薪阶层,也会在时不时跻身于高消费场所,相信这样的场景不在少数,在无法准确定义这些受众的情况下,简单的用长尾效应或是不确定性来定义,是不是有些过于太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