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关活动策划公司:我们做social为什么那么开心
》》》年会策划公司《《《
个人一直不喜欢那些说广告业有多苦,有多难的文章,总感觉潜台词就是你看!我能在这么苦逼的行业存活下来,我是多么的厉害啊!。这篇文章才是做一行,爱一行的正能量态度,值得看看。《我们做social为什么那么开心》。
其实现在做Social更像春秋战国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你有自己的玩法,大大方方玩起来,不管是看起来多小的流派,都会有自己的声音和支持者。
这不是混乱,这是混沌
混沌意味着不确定,而创新和有趣必须依赖于不确定性。以前有个提法叫C2C,Copy to China,但能抄的只是功能或外壳,别人有植物大战僵尸,你把植物换成葫芦娃,把僵尸换成蛇精,这种借(抄)鉴(袭)确实可以很快上手。但social这种基于活生生人类的大型真人全天在线RpG网游,文化不同就真的完全不同。想直接拿国外的东西来用本身就不靠谱,再加上social自身发展变化这么快,地(国)主(外)家也没有啥余粮啊。
回归传播的本质
广告有什么用?无非就是通过影响人的想法去影响人的行为,所有的策略、创意、技术、媒介等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广告是什么?广告难道只是你想让人看的那个最终产出?当然不是,除此之外,广告必须包括知道谁看了这个,以及知道他看了以后怎么想,做了什么。
Social之前的广告人们一直没能解决这个尴尬。辛辛苦苦做很多,实际上别说有没有用,连证明有没有用的有用办法都没有,对,就是这么的没用。客户也很尴尬,做传播成了开战前的祈祷方队,并不能带来直接战果,但不做心里又不安,而且别人也都在做。只是每当战局没那么顺利时,客户爸爸们首选就是减少祈祷方队的规模,以及要求他们提供更多花式立体炫酷大气高端奢华祈祷姿势。
Social营销刚有点规模时,基本上大agency都看不上眼。他们觉得出不了big idea,而作为日常内容沟通的话成本又高又看不到效果,再说,我们应该和客户爸爸大品牌一样,高高在上等人跪拜,就算放在social上,消费者也只应该有一种身份,做品牌的捧哏。就算要做,也必须严格遵守传统广告的工作模式,蝴蝶AISAS能用的都得用上,然而等一套严密可靠的流程产出下来,能上线也就在2年后了,黄花菜不是凉了,简直都亭亭如盖了。
这不是social的工作逻辑。
Social = 多功能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social,融合了原有不同领域的传播方式,势必和原来的广告、digital、pR、渠道促销等大面积重合。这对agency自身的整合能力、与客户生意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Agency自己内部团队就应该是各种不同经验者的集合,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与能力擅长的互补,应对复合需求。还把招了段子手当趣闻讲真的有点old了,现在应该找到各个相关行业各个领域里面的学霸,然后顺便,这些学霸自己就是有趣的段子手。单纯段子手做传播是有局限的,并不能代替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
Agency不能只是跟着客户brief做传播,而是要站在客户生意的角度去考虑,social能为客户生意带来什么价值,实现这个价值需要客户内部形成什么样的工作机制,需要做什么样的内部沟通。
谁都知道social时代没有人有标准答案,如果还站在原地等着客户想清楚搞定内部再来Brief,那可能连客户都等不来了,客户需要agency能在更早阶段就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同一高度看待严苛的商业环境。
做social,我们与客户爸爸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可以更多地从生意层面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可以让我们掌握的social知识与洞察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不只是个点头说好好好我做做做的乙方,而是客户的生意伙伴。这在以往的时代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这能不开心么?
Social = 快节奏
谁都知道social要求实时性。提前根据比赛可能的结果准备2套稿子按时发,这只能是一点点实时性。
实时性意味着可以立即看到受众的反馈,同时也要尽可能快速地回应他们。之前火起来的第一波官微,毫无例外都有神回复或者卖萌的成功案例。而管发不管回,那就等于管杀不管埋。花多少资源打造内容,至少也要准备1/3的资源(主要是高水平的人力)来准备回应,微商卖面膜都做到了。否则就错过了social日常运营里面最精华的部分。我的内容都没人回,不需要准备。来,看看我同情的眼神。
实时性意味着可以立即获得受众的第一手洞察。你的消费者们对你的产品和品牌到底怎么想,到底谁是你的消费者,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现在在关注什么。追热点不一定都是走火入魔地跟风。初心只是我想和我的粉丝们保持同步,和他们聊同一个话题。如果把追热点作成舆情监测,非得把所有热点变成打断话题自卖自夸,那真的是搞错了。
做social,我们不再是单方面宣讲而没人搭理的祥林嫂,我们可以实时和粉丝们进行真的沟通,我们也能立即知道洞察准不准,策略对不对,创意好不好,下次怎么做。这拯救了多少爱唠嗑会唠嗑的网瘾少年少女啊!粉丝们由衷地说小编好懂、一定是我们的人打入了内部、越来越喜欢XX品牌了。
这能不开心么?
Social = 真效果
这都移动互联网了,传播到购买的距离越来越短。Social做得好不好,在与销售渠道紧密配合之后,不再是谁也说不好的玄学,变成了一件肉眼可见的事情。飘柔七夕卖到频频断货的洗发水也证明了这一点。
看到自己为客户带来真金白银的销量,看到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表达爱,这种成就感在以往的传播方式里是很难获得的。做营销的人终于可以挺胸抬头反驳那句著名的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有用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营销前所未有地和技术紧密关联,而数据驱动能力又成为其中的关键。理想中的精准沟通与高影响力都看到了实现的可能,不再是想得美,长得丑。而有了技术的加持,可以让洞察与创意走得更远,玩出更多花样,带来客户爸爸真正想要的效果。
这能不开心么?
如果你是个刚入行的新人,做social你应该开心
Social带来的快速迭代,将让你在短时间内成倍累积经验与知识。而作为网龄约等于年龄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这给了你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机会,让你旷课上的网在网上掐的架都不白费。
如果你是个从业15-20年的人,做social你应该开心
你也许脑洞不够小朋友大,但是你以往的经验绝对不会白费,它们应该经过结构化后,成为指导全新玩法的标准。无论何时,判断力永远是珍贵资源。当然,你需要打破一些固有观念,跳出前20年都这么做所以是对的这样的舒适区。
如果你是个从业10年5年的人,做social你应该开心
你有小朋友不具备的经验,又比大咖们更懂新事物。你不需要再苦苦等待论资排辈,而只需要快速反应快速产出就能进行自己的积累。
当然肯定还是有人不开心
想要抱着以往模式吃一辈子的人不会开心。惧怕变化排斥新事物不愿意学习新知识的人不会开心。Social就是充满不确定性,就是没有人知道之后是什么,但恰恰就是这样,不正意味着最大的可能性么?
痛苦很多时候说明在走上坡路,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行业也是这样。
@Leong梁伟丰
BBDO/proximity大中华区主席兼首席创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