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转发朋友圈》》》会务公司《《《
按照经验,「已知占比」的值设定在0.3-0.5是较为合适的。当然这也跟平台和受众群体密切相关。
其他
除了上面讲的这些,还有另外两个影响传播力的点。
一是篇幅。
与大众所认知的可能相反,事实上,相对于短文章,长文章更容易被转发。
(很多调查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包括BuzzSumo,企鹅智库,等等)
这其实很简单,前文已经说过,转发最本质的原理是「自我补完」。你所转发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别人怎样看待你。对受众来说,他们当然期望转发的内容的价值更高,这样可以表现自己的品味和头脑,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而相对来说,长文章更容易被认知为有价值的,传播力度也比短文章更好。
二是认知成本。也就是文章容易被阅读和记忆的程度。
大致包括这些点:
1)标题
· 押韵;
· 对称;
· 口语化;
· 结构简单。
2)结构
· 结论前置。也就是把结论和提要放在最前面;
· 多用列表。这样清晰而一目了然;
· 逻辑清晰。顺着文章读的时候,以能够读出作者思考时的逻辑为佳。
3)形式
· 重点加粗。容易一目了然辨认重点;
· 多用空行。读起来舒服;
· 图表辅助。一图胜千言。
4)内容
· 少用术语。「出现一条数学公式,书的销量会减少一半」。
· 保持留白。很多东西读者自己可以想到,没有必要写出来。
那么,我们顺着这个思路,来理一遍题目中提到的《圈子》。
自我补完:
它选择了一个我们都会遇到的价值观「社交」,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你们不喜欢我又怎么样,我才不想去勉强自己融入你们」;
它用多个故事串起一个角色的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两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而这是我们想知道的;
它的结论强化了我们的信念:「读了它,我更坚信自己是对的」;
有趣:
它采用了否定性的标题「不必强融」;
它不断地用一个个小情境制造悬念:Sunny接下去怎么样了?Sunny为什么会这样?等等;
它的文笔不错,选择了一些常见的情境,让读者得以把自己代入进去;
它用故事串起全文,吸引读者一直阅读下去。
有用:
话题关注度:它挑选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问题:融不进圈子怎么办?
我们关心的是,做好自己,是否真的能被别人接纳?文章的最后告诉我们,可以。这是属于「未知」的部分。
其他:
篇幅:字数3869(word统计),绝对算是长文章了。
标题:押韵,字数对称,结构简单;
结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串联,结构清晰;
形式:多用短句、对话,清晰易读;
内容:很多内容不明写,属于言外之意,但又很容易读出来,并不影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