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3年余额宝“天降奇兵”,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2014年,O to O项目之花开遍我中华大地,“如火如荼”;那么,2015年9月9日,随着滴滴打车变为滴滴出行,在出行领域意图独步天下,整个互联网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混战,再到格局初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万达王健林说,“我不认为存在互联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红极一时的App“脸萌”、“魔漫相机”、“足记”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在这个过程中,锤子手机曾让粉丝“万众期待”,而终难复制小米神话。
反思移动互联网,我们是否走入了新的误区?“乱花渐欲迷人眼”,谁能为我们拨开重重迷雾?
在近日的课堂上,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张黎,为学员指出了互联网营销的“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罗辑思维”模式一朝在手,粉丝运营不再难求
一谈到粉丝经济,“罗辑思维”堪称经典——每天早上,人们通过手机和老罗一起分享犀利的见解,轻快而富有价值。携百万粉丝,聚天下人气,“罗辑思维”的模式可以复制吗?
在课上,张黎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吴晓波频道,都非常依赖于“角儿”,背后是个人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角儿”这种资源非常稀缺,可替代性极低,一旦“角儿”离开了组织,粉丝自然作鸟兽散。
在张黎看来,更为准确地应该叫做“品牌社群运营”。这个概念在前互联网时代早已有之,不过是由于互联网的天然连接属性,让其“于斯为盛”。
品牌社群的聚合,并不是依靠某个名人,而是共同的价值观、兴趣、诉求将粉丝粘合起来;如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创业大赛上的项目“小心肝”——这个App将聚合患有乙肝、脂肪肝等肝类慢性病的患者,一端是全国的高端肝病治疗资源,另一端则让肝病患者在这个平台上来寻求建议和安慰。根据张黎的研究,我国在疾病治疗方面建立最早的是“肌无力”患者社群,因为他们非常需要“抱团取暖”,寻找战胜病魔的勇气。
误区之二:社群运营就是给粉丝发福利
企业需要推广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并没有情感属性,是冷冰冰的“物”,因而用户天然对它只是“需要”。那么,如何让用户对产品的感情升温,让粉丝“待我如初恋”?很多企业选择在微信号上不停地推出粉丝福利。这种方法虽然短期行之有效,但难以让粉丝产生真正的认同;一旦福利取消,粉丝自然“投敌叛国”。
在张黎教授看来,社群运营者同样要以“温情”回报用户——让有生命的载体来唤起用户内在的温情——比如,北大国发院公开课曾经带领学员参观过的布丁酒店,其形象代言人是一个叫“阿布”的猴子玩偶,围绕这一卡通形象,布丁酒店在微信上推出了一系列的线下活动,让粉丝在游戏、互动中拉近与布丁酒店的心理距离。
小米手机在微博上的青春主题活动,通过各种小物件来晒青春——这个案例,张黎认为也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热爱青春、怀念青春的心理诉求,正所谓“攻心为上”;同时,这也印证了本次公开课上另一位主讲教授周宏桥老师的观点——产品是用户自我的投影:人们在各种产品、服务中寻找自我的影子。
误区之三: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为了O2O而O2O,为了社群而社群
在张黎教授看来,虽然互联网已经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企业经营者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以为互联网和O2O就是万能钥匙。无论是否+互联网,如何+互联网,最关键的还是解决用户的痛点。
他例举了某涂料品牌的案例。该品牌倡导年轻人动手当个“小小粉刷匠”的举措颇受青睐。那么,涂料买回家真的就可以刷吗?其中存在着哪些痛点?亲身体验过的张老师,以一个用户的视角来剖析这个问题——粉刷墙壁的痛点,在于之前还要反复磨平墙面,而这却是个痛到“大汗淋漓”的过程。涂料公司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当把注意力放在解决痛点上的时候,企业才能跳出产品看产品,跳出服务看服务,从产品使用的全过程来思考问题。
张黎说,“客户永远不会为了一个产品而去购买产品,他真正购买的是其使用价值”。借着解剖麻雀的功夫,企业应该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每个细微环节,找出全部“痛点”。
目前,互联网O2O养车就遇到了发展瓶颈,张黎再次为学员带来鲜活的现实案例。因为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平台化过程,伴随着管理成本的上升——在互联网O2O养车过程中出现了服务人员私自带配件、诱导客户多维修的现象,平台要保证服务品质,管理成本急剧上升。
因此,是否O2O不是关键,而是要在解决客户痛点的前提下,借势互联网——如星巴克,曾让消费者在网络社区提建议,线上反馈,线下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服务品质。
误区之四:唯有爆点,才是王道
很多营销人员虽然身体已抵达互联网时代,但思维仍停留在前互联网时期——在他们看来,营销就是使劲浑身解数,以各种元素来吸引眼球。对此,张黎教授认为,通过噱头和爆笑点来吸引受众,是“央视标王时代”的“遗老遗少”;在精准营销时代,广告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一定要用良好的线上线下服务,打造整体的品牌形象”,张黎在课中以传统营销理论的精髓再次点醒学员,“比如,百度,最懂中文;沃尔沃,安全;奔驰,绅士;宝马,驾驶的乐趣”,这些最清晰的品牌定位和传递都是最经典的营销案例,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在张黎看来“亘古不变”。——“找一个明星来代言,只是第一步;要考虑整个O2O的闭环,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品牌的定位和支撑点”。
误区之五:大数据建设成为“聋子的耳朵”
大数据技术能很好地搜集交易数据,刻画消费者行为,虽然在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方面仍不够理想,但在提升企业的消费者洞察能力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张黎看来,大数据本质上和CRM系统并没有区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客户数据,而大数据只是让数据的搜集更为便捷,让数据量更大。
与CRM系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样,很多企业的大数据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数据采集之后,没有加工,没有分析,企业的文化不是客户导向,工作人员往往是过了一周才把数据填进去,企业从大数据中获得的价值与投入的成本不匹配。
那么,如何才能让大数据建设摆脱“聋子的耳朵”这一尴尬境遇呢?张黎警醒学员,一定要让业务部门、销售部门去推动大数据的建设。很多优秀的企业,根据大数据来为客户精准推送促销信息,就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业务驱动力。、
(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