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微信红包一起飞,品牌如何玩转春节营销3.0》》》上海展会公司《《《
可以看出,微信通过这次红包大战对社交广告进行了全面整合与升级,形成了朋友圈广告+红包+公众号的立体体系。之前的十天朋友圈广告收入与红包打通,赞助的商户可以实现多次曝光,而且在微信的近乎洁癖的对用户体验的追求下,通过红包这一载体,实现了与用户情感连接的深层互动。
年年红包战,获胜的为何总是它?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红包都能叫微信红包。当硝烟散去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它在一次次的厮杀中屡屡获胜、一步步成为红包代名词?
笔者认为是四个字:产品基因。
微信一直是“产品驱动型”的选手——上线4年,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注册账户数12亿,庞大的用户基数让微信积累下了优势的社交数据。而过节红包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交行为,只有基于微信丰富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将情义有效地传输和表达。具体到红包的玩法创新方面,微信也是基于产品功能的调整推出,进而触及人性,所以能点燃大众的参与热情。
而它的主要竞争者支付宝则属于“营销驱动型”,花重金做营销,希望从支付向社交演进。然而谁会想在ATM机那和人唠嗑呢?在亿万普通网友深深的脑海里,支付宝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支付工具和理财工具,产品的基因问题决定了它这些年的社交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从前的理论是,市场营销是炮弹,打炮才能带动销量。现在双方的缠斗让我们明白,产品才是一切营销的开始和基石,它本身就是炮弹,只要爆炸力强就能炸晕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