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公关”乱象丛生 企业如何应对?
在媒体格局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黑公关正在上演着越来越多的乱象,那企业遭遇黑公关时该如何应对呢?
黑公关 事件成立的条件有三:1、报道内容失实,2、有组织的公关操作,3、目的为恶意歪曲或诋毁品牌。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才能称为企业被黑了。用户投诉无门在社交媒体上的抱怨,或者媒体由于调查不全产生的歪曲报道都不算黑公关操作。
基于这个前提,一般情况下的黑手就只有竞争对手和以负面敲诈厂商的媒体。
面对第一种情况,利用自媒体阵地充分发声是最好的选择。除非你有竞争对手操作的全套证据,(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否则很难通过主流媒体澄清事实或者与对手对簿公堂论个青红皂白。以神州租车近期的危机公关操作为例,做得可圈可点。首先,选择CEO作为发布者,最大程度规避了官方的风险。其次,看似调侃戏谑的语言其实分别澄清了神州租车被黑的几个方面。第三,指明了幕后黑手是竞争对手,黑公关沦为打手。第四,快速在网络蹿红,引起媒体对黑公关行业的探讨,有效避开了媒体对神州租车的进一步深挖。
媒体的恶意敲诈是第二种黑公关。一般这种情况都发生在小媒体和特定媒体身上。这种媒体影响力有限,通常通过门户转播扩大影响,在企业做出关键决策的敏感期进行恶意敲诈。文章一般没有什么深度,但是导向性明显。这种情况厂商绝对不能妥协,诱使对方提出敲诈方案,第一时间报警,保持跟主流媒体的及时沟通澄清,防止他们跟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