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公关的乐趣
我是一名公关人,同事们都喜欢叫我战斗。对我而言,战斗不仅仅是一个亲切的称呼,还是一种职业态度。
2007年5月,作为一名广告专业应届毕业生,我带着离开校园的彷徨和广告梦,在网上不知疲倦地投了30份简历到广告公司,1份有意无意地投到了公关公司。结果,我最终来到了这家叫注意力的公关顾问机构。周一早上,我在新公司的周例会上,面对80多位同事,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其实那一刻,我已忘记了要说什么,只知道大家善意的微笑和掌声给予了我自信,内心激动的我正式成为一名公关人了。
若有新的同事不知如何称呼我的时候,我会说:叫我战斗,我们一起战斗!到如今,我已经和注意力一起战斗了1400多个日夜。而我希望这场战斗一直延续下去。
战斗在注意力,要享受乐趣,更要像爷们一样去为荣誉而战。公司马总曾在例会上说过,(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做公关不是为了赚钱,想要赚钱可以选择其他行业。支撑注意力10年如一日走下去的,是对公关的卓越追求和从心底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公关是个舶来品,在欧美,公关从业人员在客户那里享受着以小时计费的待遇;在中国,发展中的公共关系在这片土壤上成长却不易,因此更需要公关人用心中那份卓越的追求和智慧去灌溉,去赢得尊重。
与同事战,学会大胆大方。在公司,一个团队在会议室里争吵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公关本身就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内部沟通也是团队协作的一部分。如果你有好的想法,说服同事很重要;如果大家有好的想法,团队决策很重要。在一次策划会议上,若没人积极讨论或只有少数一两人发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我还是新人的时候,因为怕说错话,就少说话,只管做事。现在作为项目负责人,更是体会到内部沟通与发挥团队力量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智力劳动产业是专横独裁的,团队的智慧和作用永远优于个人英雄主义。在内部沟通时,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大胆地表达想法。这也是成熟团队的标志。
与客户战,保持姿态,专业引导,博弈取胜。在中国,公关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尽管落后美国不少年,但增长率却比美国高近4倍。高速增长的背后,其实也隐藏了公关公司与客户的暗战。
在国内,我们常常会碰到3类客户,一是想做公关,但不懂公关。在这类客户面前,我们必须掌握话语权,对其进行公关意识教育和引导,切勿盲目以客户为导向,为业务放弃自身的原则;二是想做公关,也懂一些公关的,这类客户最麻烦。因为坚持己见,往往不容易被说服,所以要注意博弈的技巧,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要尊重客户,也要保持自己的姿态;三是想做公关也懂公关的,这类客户相对较少,对此我们更要大胆建议,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其实,无论面对哪一类客户,公关人不能忽视的就是,保持适合的姿态,以真诚和专业赢得尊重。
与媒体战,了解需求,共创价值。在传统公关里面,公关几乎依附媒体而存在。在新媒体崛起的浪潮中,新老媒体和公关公司的关系越发微妙。有时听到媒介同事抱怨某些媒体记者态度如何恶劣,很难沟通;发布新闻总是不达要求;提出过分的合作要求的确,做公关要尊重媒体,迎合媒体的需求,但如何令媒体尊重我们呢?
事实上,公关公司要做君子而不是小人。君子之交,是共赢而不是单纯的利用关系。在提出公关需求同时,也要为媒体创造价值。媒体对公众负责理所当然,比如一篇公关软文,如果只为表现客户信息而忽视新闻价值,肯定不受记者欢迎。公关的工作之一就是对每一个商业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延伸、再创造和包装,进而把它转化为受众关注的、甚至是引发社会效应的信息。所以,无论媒体要求如何高,只要清楚它们的需求,像伙伴一样为它们创造价值,就会得到媒体的尊重和重视。倘若只是以小人的姿态来利用媒体完成发稿任务,而没有提供媒体所需,即使是再好的媒体关系也达不成长远的合作。
几年来,我一路感受着战斗在公关的乐趣,而我和注意力的故事也将一路延续。在未来的公关生涯里,我希望能像许多前辈一样,在这个领域里留下一些璀璨的火花。
(作者姚圳战系注意力公关客户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