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公关策略叫“专家建议试探民意” 政府尝到甜头
广受关注的北京治堵方案终于出台。这个方案的出台真是一波三折,此前传言中争议颇大的“限购令”(外地人限购、先有车位再买车、每年限发10万牌照)并未出现,“拥堵费”也是择机出台,“重点路段高峰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则出现在方案中,并提及“合理调控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舆论评价这个方案很平稳。(《京华时报》12月13日)
11月23日,新华社旗下的《财经国家周刊》报道称“北京酝酿治堵新政,更强硬方案即将出台”,被舆论视为“治堵方案初版”。其中的限购方案引发极大的争议,也引发车市的强烈反应。日前,参与本市治堵方案制订的市委工作人员表示,《财经国家周刊》披露的措施,只是本市治堵方案的第一版本,是专家建议的初级版本,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很多措施最终并未确定执行。
原来如此,那只是一个“专家建议的初级版本”,害得舆论和公众就那些伪问题白讨论一场。政府制定政策,专家的建议先行,这远远不是北京在堵车方案上的个案,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政府试探民意的公关策略:用专家建议为政府政策放风,拿专家的话试探民意。从房价调控到价格干预,再到试探民众对通胀的承受力,舆论空间中充斥着政府部门用来试探民意的消息。
政府部门从这种“专家建议试探民意”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首先,“放风的专家建议”能成为政府政策很好的铺垫,在提高了公众心理预期后,使政府政策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专家的建议往往比政府最终出台的规定严厉得多,舆论对专家建议进行一番口诛笔伐后,心理上实际已经无奈地“将建议当成了现实”。当政府出台的政策比专家的建议温和得多,阻力就会大为减少,民众就更容易接受。
北京治堵方案就是如此。专家的建议版是非常严厉和偏激的,又是限制外地人购车,又是限发牌照,还规定“先有车位再买车”,还有大幅提高停车费、单双号限行等等,这差不多是除“让汽车企业停止生产”外最严厉、最极端、最彻底的治堵方案了,自然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弹。有了这个无比严厉的“专家建议初级版本”作了铺垫,公众对政府治堵方案的严厉性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可最终出台的方案远远没有那么严厉。方案低于公众预期,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公众更容易支持此方案,重点路段高峰期实行单双号限行、择机出台拥堵费等“温和”举措,也不太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对了。
政府在发布通胀数字上似乎用的也是这种策略。通胀很明显,在通胀发布前的一段时间,政府智囊团的专家们开始活跃地发布对通胀数据的各种观点,比如经济学家成思危就表示“CpI增至5%%并不可怕”,厉以宁、吴晓灵等人也在不同场合吹风说,基于中国的GDp增速,中国应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提高通胀的警戒线,他们的建议都在4.5%%以上。最终,政府公布的10月份CpI为创25个月新高的4.4%%。因为已经有专家吹风所说的4.5%%和5%%做了铺垫,这个数据并没有引发舆论多大的批评。据说,不少专家发言前,都会先探听政府口风,问政府想数字是多少,知道数字后,专家一般都会加一点儿,以衬托政府的高明。最终方案比专家说得低,人们就觉得政府很可爱了,方案很容易接受了。
除铺垫外,“专家建议放风”还有其他许多好处。比如,让政府部门可进可退,如果民意的反对声过大,政府就会考虑放弃某个政策,站出来称“那仅仅代表专家个人意见”或干脆说那是媒体造谣(大不了专家献一回身厚一回脸皮,撒个谎说自己根本没说那话,是媒体断章取义)。如果民众不是太反对,政府部门就会顺水推舟出台某个政策,摆出“虚心听取专家意见”的姿态。
让专家建议出来放风,这种公关策略对政府很有利——在专家建议的铺垫下,政府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可对公共利益不是什么好事。一来导致了舆论的混乱,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人们不知道哪个消息是真哪个消息是假,不知道是政府真的意图,还仅仅是放出的试探气球。二来营造了一种“让步”的幻觉,以严厉的政策试探,然后出台相对温和的政策,看上去似乎是政府让步了,其实不过是朝三暮四的智力游戏。
当然了,还有一大问题,就是不断降低专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当专家失去了独立判断,而成为政府用来试探民意的一个棋子,(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用来作为提高公众预期的铺垫时,专家还有什么可以被尊重的?(作者: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