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动策划的方法做活党报专副刊新闻
用活动策划的方法做活党报专副刊新闻:众所周知,新闻是易碎品,除少数题材可以做跟踪、回访报道外,绝大多数新闻题材的生命力只有一次,即见报后就失去再做的价值。但是,丽水日报却把同一类新闻题材策划成每年都能做的新闻,并且常做常新。
旧调重弹,同一类题材常做常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易碎品,除少数题材可以做跟踪、回访报道外,绝大多数新闻题材的生命力只有一次,即见报后就失去再做的价值。但是,丽水日报却把同一类新闻题材策划成每年都能做的新闻,并且常做常新。
这一题材就是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自1999年至今,该活动的报道在丽水日报专副刊瓯江特刊版已持续13年,今后还将继续下去。
为圆贫困新生的大学梦,1999年丽水日报新成立的专副刊新闻部门特刊部就策划了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此后每年6至9月,该活动都是专副刊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通过教育部门初选出品学皆优的贫困生派出记者深入贫困生家庭采访核实写出反映贫困生家庭现状及本人积极向上的稿件在瓯江特刊版面上集中推出图文报道开通资助热线为贫困生牵线搭桥结对资助未公开报道及报道后未结对的贫困生由固定助学金资助。
历经13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已成为丽水日报一个公益性的大型品牌活动,影响大效果好。丽水市关工委、共青团丽水市委以及丽水市教育局等单位先后加入,企业慷慨解囊,出资百万设立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2009年开始,我们还跨地区跨媒体联合浙江电视台、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及嘉兴南湖晚报等进行采访报道,吸引全省爱心人士关注丽水贫困大学新生。通过活动策划,13年累计促成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达4055人、金额3200万元。
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活动策划,不仅做活了丽水日报的专副刊新闻(每年推出几个甚至十几个整版贫困大学新生报道),更增强了党报的公益性、服务性。该活动的图片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倾力相助获2005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同题文章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以图代文,打动读者一图胜千言
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媒体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的体现,更是党报的责任。
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因灾因病求助新闻,已让读者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了同情心疲劳症。为此,许多媒体在面对弱势群体求助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丽水日报专副刊却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过年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是揪心的日子,不仅子女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无法返乡团聚,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生活窘迫。为让这一弱势群体能过个好年,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2006年12月我们策划了关注百名留守特困老人活动,创新报道形式,以大图片营造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唤起读者善心。
丽水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日报的摄影记者大多是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摄影师,这也是我们对整个活动报道让大图片挑大梁的信心所在。当年,5名摄影记者和1名文字记者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全市44个乡镇的农村,用镜头记录下了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专副刊新闻用了三个整版的篇幅,推出首期大图片、短文章形式的留守特困老人报道。此后一个多月,连续推出该活动的报道。为募集更多善款,还专门制作了106位特困留守老人的大图片上街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宣传展出。历时近两个月的关注百名留守特困老人活动获得成功,共募集善款44630元,衣服、食用油及大米等物资近千件。
有一位外国摄影家说过:照片画面具有文章语言远远不能表达的分量。实践证明,我们采取以图代文的报道形式是正确的,可谓是一图胜千言。图片留守老人的渴望获200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独树一帜,把众家新闻变成独家
独家新闻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今,报纸新闻版难有独家新闻,更不用说专副刊了。
其实,只要善于思考,专副刊还是可以做独家新闻的。譬如2008年上半年,丽水日报策划的中国民间迎奥运宣传团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奥运新闻不是任何一家媒体的独家新闻,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类各级媒体所共享的新闻源。我们通过活动策划的方式,寻求独家新闻。
2008年年初,丽水市长跑协会一位企业家会员为表喜悦之情,决定出资请百名全国长跑爱好者来丽交流经验和体会。我们获悉后,决定做一次新闻活动策划。
精心策划的方案很快得到了企业的认同,随后丽水日报向全国发出招募长跑爱好者宣传奥运、跑步奔向北京的英雄帖。短短十几天内,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长跑爱好者踊跃报名,我们选出了来自河南、江苏、上海等地的12名长跑爱好者,和6名记者组成了迎奥运宣传团。当年3月31日,宣传团从丽水出发,历时23天、跑步行程1700多公里到达北京,得到了北京奥组委官员的热情接待。而我们的专副刊新闻在奥运新闻宣传上不仅刊发了400多篇稿件,在全国地市党报中以一枝梨花压海棠的独特性和新鲜感,赢得了同行的肯定。
后发制人,夺取新闻主动权
丽水日报专副刊通过活动策划的方式,把人家的新闻做成自己的新闻,最终影响力远超首发媒体,救救产妇林爱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9年4月5日下午, 24岁的产妇林爱花在遂昌县人民医院产下一男婴后大出血。此后24小时内,她全身血液通过不停输血几乎更新了三遍,迅速转院至丽水市人民医院。4月7日,处州晚报以《遂昌一女子产后大出血 家属求助O型血市民献热血》为题率先刊发报道,随后丽水的电视媒体跟进。
遂昌产妇大出血几乎成为市民皆知的新闻,按常理丽水日报专副刊已无需再去凑热闹。但是,这一题材又有特殊的新闻价值。我们在深入了解后,发现了两个新闻点:一是林爱花家境贫困,难以支付高额医疗费用;二是林爱花和丈夫一年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正准备披上婚纱时却因母亲手术住院,钱被挪用,婚礼被迫取消。
于是,我们决定策划一次爱心活动,为林爱花募捐并完成她披上婚纱的心愿。随后,记者进行了全方面深入的采访。稿件刊发后,我们趁势联合丽水市红十字会在市区举行了募捐活动,又联系婚纱摄影公司免费为林爱花夫妇提供婚纱摄影和制作。活动策划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丽水日报专副刊共发稿23篇,整版新闻5个,社会反响强烈。
创新思维,从旧闻中挖出好新闻
许多媒体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都要做关爱留守儿童的报道,我们创新思维,通过活动策划从这一旧闻中挖出了一系列好新闻。
我们深知留守儿童最缺的不是物质和金钱,而是无可替代的亲子之爱即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说和父母团聚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礼物。为此,2011年5月初,我们联合有关单位策划了为留守儿童送六一特殊礼物活动,即由我们出资,把留守儿童父母从打工地请回家和子女团聚。
通过调查摸底,我们从全市2.37万名留守儿童中,筛选出父母双方长期在省外打工、从小开始留守并已两年以上没有见到父母的孩子。随后逐一与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征求他们参与活动的意愿及时间的安排,最终确定了10位留守儿童作为活动的送礼对象。
2011年六一儿童节前一天,我们促成了第一位留守儿童和她父母的团聚。这是一位上初一的小女孩,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长期外出打工,她平时跟着年迈的祖父母生活,已经三年没有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见面。紧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 我们不仅给10位留守儿童送去了他们日思夜想的父母,同时也给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送去了久违的儿女。记者以报道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的感人场面为主,采写了大量感人的稿件。
关键词索引:活动策划 方法 活党报 专副刊 新闻 活动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