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情风俗
桃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从县城溯青罗一般的沅水而上,两岸青山如画,江中碧水如缎,漳江夜月、菉萝晴画、马援石室、桃川仙隐、穿石缭青、水心古寨等名胜古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连成一串,构成了一幅奇绝天下的美丽画卷。国家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堪称人间仙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湖南“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就在桃花源的水府阁下。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每年的3月28日)是桃源人民自己的节日。借助桃花源这张精美的名片,吸引了一批批中外客人来桃源观光,吸引了一大批的外资项目来桃源落户。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华南虎的出没而走出深闺,扬名天下。
桃源县民情风俗
宗教方面,县内以信仰道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居多。桃花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道教圣地之一,被道家称作三十六洞天里的“白马玄光之天”。明洪武初年,一支新疆维吾尔族、回族人在县内落籍,伊斯兰教随之传入。枫树维回乡建有清真寺。
桃源的地方戏剧独具特色。武陵戏是深受桃源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县里有专业的戏剧团。1979年该剧团作为湖南省唯一被选拔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的县级剧团,演出的现代戏《发霉的钞票》获全国演出二等奖和剧本创作奖。为了后继有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拨专款成立了小演员班,使该剧团焕发出勃勃生机。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活动策划,桃源傩戏在民间仍广为流传并保留着原始的特色。2000年在桃源召开了国际傩戏研讨会,2002年还举行了全县傩戏会演。三阳港镇被誉为傩戏之乡。
民间流行舞龙、舞狮、尤以节日为盛。九溪乡一带流行的板龙灯,由木托组成,一人一节,一般长数十节,最长近百节,舞起来颇有气势。同时,县内有三棒鼓、渔鼓、老丝弦等民间曲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桃源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离县城不远的采菱城是春秋晚期的遗址,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桃花源不仅是风景名胜,也是文化古迹,遗有唐代以来众多大诗人如孟浩然、刘禹锡、李白、王昌龄等碑刻诗文及古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阁三塔”、星子宫、马援石室等古迹遍布县内。
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桃花源
在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水溪附近。面临沅水,背倚群山,苍松翠竹。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潜所写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而得名。自唐代开始建寺观,宋时更盛,元末毁于火,1455年(明景泰六年)又建殿宇,明末复毁于火。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重修渊明祠,沿山配置亭阁,按陶渊明诗文命名,此后又屡经修葺。解放前荒芜殆尽。1950年后除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维修外,并对已经倾圮的部分亭阁,也陆续进行整修和复建。近年修复桃花观、秦人洞、高举阁等古代建筑,拓展桃林10余里。
文昌阁 在桃源县漳江镇;
六角楼 在桃源县漳江镇;
万寿宫 在桃源县漆河镇;
关帝庙 在桃源县漆河镇;
老祖岩 在桃源县钟家铺乡;
犀牛山 在桃源县钟家铺乡;
万阳山 在桃源县观音寺镇;
五马寨 在桃源县泥窝潭乡;
七峰山 在桃源县剪市镇;
穿石岩 在桃源县凌津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