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蒿——“人难”中的舞蹈
在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项属于融水苗乡的荣誉——苗族系列坡会群。从大年初三到大年十七,苗族盛装坡会开始上演,尤以安太乡“十三坡”、香粉乡“十六坡”、安陲乡“十七坡”规模最大,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加。
而三大坡会中,要数安陲乡“十七坡”最为诡异。“十七坡”又叫安陲芒蒿节。在全国各地的苗乡,仅有融水安陲乡附近有芒蒿这种独特的文化。“芒蒿”是什么意思?苗族同胞为何如此喜欢这些戴着奇特的面具,身披绿色芒草的怪物?记者连续三年下安陲,却始终未能解开其中之谜。今年,记者决定前往安陲吉曼村——芒蒿的发祥地一探究竟。
梁德佬的故事
2010年3月2日,大年十七,一年一度的安陲芒蒿节如期盛装上演,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让小小的安陲再度沸腾起来。芦笙踩堂、斗牛、斗马、歌会、芒蒿祝福,热闹的坡会活动一直从早晨到持续到下午三点。
坡会结束后,我们本来想跟着艺人们去三寸村采访,但安陲乡党委书记路进福说,你们应该去吉曼,那才是芒蒿最早的发祥地。
大年十八清晨,我们从安陲乡政府出发,天气转冷,阴霾的天空紧紧将大山包围。车子朝着元宝山的方向行驶。山路崎岖,活动策划,像个巨型M字向北延伸。也就是说我们要越过两座山才能到吉曼。
车还没到第一座山顶,云雾便开始涌来。很快车窗外到处是白茫茫的云雾。开着车灯,也只能看到不到100米的地方。
我开始理解开车送我们进山的乡党委副书记赵雄清的担忧。车在山路中战战兢兢地行走,为了缓解我们的担心,赵雄清给我们讲起了这些淹没在云雾中的村庄。
“吉曼村下有一条泗维河,流往安陲方向,沿河而下三寸、小平沟、吉新、朝口、洋岭,乌吉、乌勇包括融安的大袍等村中梁姓苗民都是梁德佬的后代。”赵雄清说,梁德佬是安陲乡苗族人民的共同祖先,也就是芒蒿的创始人。
梁德佬?我想起安陲乡文化站站长赵志勤手中的那个剧本《元宝山的神灵——芒蒿》,里边的主角就是梁德佬。
剧本收集了在苗乡广为流传的故事。400多年前,家住安泰乡培秀村的梁德佬到吉曼山林打猎,看到此处有山有水有森林,一只大山猪正在山塘里翻滚消暑。“这真是个安家的好地方。”回去后,梁德佬将一家老少迁往此处定居,成安陲苗民的始祖。
芒蒿的猜想
梁德佬为什么要创造芒蒿?芒蒿是一种民间舞蹈还是一种祭祀仪式?目前,人们根据它戴着面具和其他一些特点把它归于民间傩文化的一种。这是否是正确的归类?
“傩”大概是汉语中最神秘的字,至今没有固定的解释。《说文解字》:“傩,行有节也。”但这跟傩文化祭祀或逐鬼除疫的本义相去甚远。
而傩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较为常见的解读是指黄河流域的古傩戏。它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
一辈子生活在融水深山的梁德佬应该没有去过黄河流域。那么他创造这种类似傩的芒蒿灵感从何而来?跳芒蒿的目的也是祭祀鸟吗?
在苗族文化史上,鸟图腾文化曾占据重要位置。如今散见于苗族民间的锦鸡舞、百鸟衣、蜡染、织锦、芦笙、背带等就是鸟图腾文化的历史传承。
柳州市文史专家吴浩研究发现,如果从鸟图腾的角度来解读傩文化,那傩文化的起源更可能在南方楚地。“傩”的发音为“nuó”,而这与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对鸟的称谓基本一致。
而且,史料显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苗族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这一带。也就是说,现在的苗族与远古时代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的“九黎”、“三苗”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因此,如果芒蒿也是源于黄河流域的傩文化,那它祭祀的对象是鸟似乎说得通。但在苗语里,“鸟”的发音跟“傩”字差别很大,而且,为什么这种傩文化其他苗乡没有,只在梁德佬的后代流传?这又十分令人迷惑。
从字面意思来看“芒”和“蒿”相似,都是指草本植物,但在苗语里,“芒蒿”却是指披着芒草的古老的东西(祖先或山神)。这似乎跟鸟没什么关系,却跟苗族先民最早在山中生活的艰难有关。